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台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以赴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推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稳进提质。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高于省均、承压稳进。1-6月,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7.3%,对全市GDP贡献率41.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0%,高于省均1.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6.4%,高于省均0.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与温州、丽水并列);制造业投资增速14.4%,高于省均4.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7;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于省均。特别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高开增长11.7%,二季度在对美关税冲击下市县联动、部门协作、积极作为,推进规上工业增加值单月增速逐月回升,4、5、6月单月增速分别为4.8%、5.7%、8.3%。
(二)区域增长两极分化、4高6低。今年以来,路桥(16.0%)、仙居(14.2%)、玉环(10.8%)、台州湾新区(9.8%)保持高于市均增速,正向拉动效应突出,尤其路桥和仙居排位保持全省靠前位置,分别在全省90个县(市、区)列第3、第8。其他地区增速均低于市均,黄岩(8.0%)累计增速回归省均以上,椒江(7.5%)、天台(6.6%)、临海(5.0%)、温岭(4.2%)、三门(1.4%)累计增速低于省均(7.6%)。

(三)重点行业贡献突出、分化明显。上半年全市前十大行业增速“7正3负”“2回升8回落”。汽车制造业快速增长38.7%,主要依托吉利临海基地、亚欧等整车板块的支撑性贡献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同步增长。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三个负增长行业增速分别为-0.7%、-0.2%、-2.3%,拖累全市面上增速0.3个百分点,负增长行业较前期增加一个,橡塑行业二季度以来持续负增长,累计增速转负;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负增长面高达74.1%,是全市拖累最大行业,主要受电力价格下行影响,6月全省代理工商业供电价格同比下降10.8%。

(四)传统、新兴双向发力,产业结构逐步向优。1-6月,全市17大传统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速11%,高于全市面上增速2个百分点,高新(11.5%)、高端装备(16.1%)、数字经济制造业(20.9%)等产业增速均保持高于省均、高于全市面上,形成正向带动,八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增速1.3%,低于全市面上增速7.7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尽管上半年工业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出口持续回落,产销低位运行。1-4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9.6%,5、6月断崖回落、持续低迷,增速仅-0.3%、0.4%,上半年累计出口交货值增速回落至5.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出口交货值回落至负增长区间。此外,上半年全市产销率仅93.3%,低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仅回升3.3个百分点,处较低水平。
二是项目储备结构失衡,重大项目接续不足。从制造业项目新入库情况来看,呈现“数量多但规模偏小偏弱”,重大项目接续不足情况突出。1-6月全市新增入库制造业项目550个,总投资额569.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和12.3%,但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仅8个。从工业用地供应来看,1-6月全市出让工业用地222宗,但单体出让面积超200亩的制造业项目仅1宗。
三是价格低位运行、市场内卷严重。上半年,全市亿元上企业负增长面39.4%,较一季度扩大5.2个百分点。4月以来,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33个月同比回落,在内需不足、出口回落、市场内卷等多重因素冲击下,企业稳产不增值不增利现象更为突出。1-5月,全市营业收入利润率5.9%,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3.3元,同比增加0.7元。同时,企业资金流动性减弱,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分别同比增长13.2%、9.1%。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落实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聚焦全市“5+N”清单企业,谋划涉企帮扶“白名单”制度,在涉企服务上做加法、在涉企监督上做减法,切实加大服务企业实效。聚焦企业“缺单、短单”等困境,围绕“5+5+6”产业体系,更大力度开展“十链百场万企”产业链对接,推进产销、技术、项目、人才、资金等供需对接合作,支持国有企业参加对接、发布需求,助力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年开展各类对接活动40场以上。
(二)全力以赴强产业。立足台州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以“1+1+9”产业平台为主战场,深化“链长制+主平台”工作机制,一体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重点加快浙东工业母机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协同提升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能级,推进11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8个省级“新星”产业群建设,力争增速高于同赛道省均。在保障现有车型稳产拓市的基础上,全力推动整车新车型的滚动上新。办好“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大会暨首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推进会”,搭建台州制造业企业和国际国内一流专家交流平台。
(三)全力以赴抓项目。坚持内生项目与外引项目并重、新建项目与续建项目并进、新增项目与技改项目并举,推动三门鑫科新材料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华海产业园二期、温岭新城智谷二期、博之锐生物等亿元上已开工项目投资量释放;健立化学、物得宝新材料、华创光电薄膜材料等今年以来竣工投产(部分投产)亿元上项目以及三季度拟投产项目贡献更多产能新增量,推动重点拟升规企业尽快尽早升规。
(四)全力以赴育主体。突出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和创新生力军作用,厚植“创新优质”和“培大育强”理念,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骨干企业、标杆型企业、领航型企业。完善“小升规、规做强、优上市、市做大”的创新型优质企业全周期培育体系,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350家,争创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企业技术、省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省级以上首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