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市经信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活动为抓手和载体,紧盯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千企千项千亿”技术改造、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奋力推动台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运行监测。统筹春节假期前后生产,节前抓在产、节中保不停、节后抢复工促复产、正月争达产促追产、三月强补产抢出口,四五月稳企业稳生产,针对日监测工业用电量、在产率、复工率、复产率等关键性指标强化分区域、分行业走势的日监测、日分析、日研判,同步强化“5+N”清单监测研判和价格等关键因素分析。1-6月,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7.3%,对全市GDP贡献率41.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0%,高于省均1.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6.4%,高于省均0.1个百分点,并列全省第1。推进重大项目建设。1-6月,全市56个10亿元以上省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7.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7%,完成率居全省第3。入围2025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示范项目30个,获得省级资金1.1亿元,入围项目数和资金金额均列全省第1。
(二)深入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能级提升。1-6月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9%,高于省均8.9个百分点,有效实现数字经济工作开门红、半年稳,为全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5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库,1-6月实际完成投资额26.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8.2%,列全省第4。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出台《台州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5—2027年)》,建立台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库,梳理台州市工业领域数字化技改项目439项,总投资653亿元;11个申报项目入围浙江省2025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43家企业入选国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28家企业入选基础级智能工厂。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组织开展浙江省人工智能“五个百项”遴选申报,我市获评省级应用场景4个、应用标杆企业4家、“数智优品”2项,总数量并列全省第3;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系列推进会、人工智能应用企业CIO座谈会,征集企业需求和痛点,为制造业企业和人工智能服务商牵线搭桥,营造人工智能应用氛围。推动产业数据价值释放。开展工业领域细分行业产业大脑2024年度评估工作,组织全市产业大脑承建地区经信局负责人、大脑运营单位负责人召开建设座谈会,台州钱江摩托项目入围工信部国家级万兆工厂试点,是全省两个万兆工厂试点项目之一,另有三个项目入围省级试点。
(三)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推进集群培育。印发《台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5年工作任务书》《台州市“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2025年工作要点》,分解落实年度任务,系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等工作。1-6月,全市实现“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3263.8 亿元,居全省第5;同比增长12.3%,居全省第1。指导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1个省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8个省“新星”产业群围绕主导产业,前瞻谋划、科学布局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台州市优势产业集群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市县联动、分行业分区域推进“5+N”产业转型升级。1-6月,全市 17个省重点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居全省第1位 ;实现“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3263.8亿元,居全省第5;同比增长12.3%,居全省第1。仙居县在全省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场会作典型发言(全省4个部门)。推进高端装备政策制订。起草制定《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台州市人民政府 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框架协议》报送市政府,牵头制定《台州市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和示范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加快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召开全市未来产业工作例会,印发《台州市未来产业工作提示单》,完成双月工作总结并印发专报。目前,六大未来产业均已印发实施方案、基金总体组建方案,开展支持政策意见征求,建立完善“四库四单”,构建统计监测模型,形成“一产业一方案一基金一监测”的未来产业推进体系。
(四)大力培育创新型优质企业矩阵。加强头部企业培育和巩固。完善单项冠军、“链主”、 雄鹰企业等梯队培育体系,建立创新型优质企业培育库(其中“雄鹰”培育企业15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46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20家);开展雄鹰企业年度评估工作,对我市10家雄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诉求进行系统摸排。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推荐95家企业申报第七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加复核。新增66家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12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今年我市有8个县(市、区)申报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数量列全省第1。深化“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会同台州市委组织部开展2025年新一轮“万名干部助万企”常态化精准服务工作,市县两级共选派2222名助企服务员赴3086家企业开展助企纾困和精准帮扶,重点聚焦亿元以上外贸比重较高的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外部冲击,存在不确定性的企业;金融、物流、出海方面需要帮扶的企业等七类企业。截至目前,累计收集企业问题诉求1547件、办结1540件、首次办理满意率99%以上。加强政策直达快享。与台州“政企通”应用后台深度对接,聚焦“8+4”“两重”“两新”一揽子增量政策,联合市财政局在省惠企政策协同管理平台上共发布政策事项623个,涉及资金1.64亿元,惠及企业954家。持续推进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完成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备案立项640项,完成开发284项。开展2025年台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工作,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7家。开展制造业中试平台(项目)摸排和专题调研,建立中试平台(项目)重点培育库,浙大台州研究院“固态储能技术应用中试平台”列入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产业体系提能升级。健全“链长制+主平台”工作机制,迭代优化“5+5+6”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三箭齐发”产业形态。完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集群培育体系,加快工业母机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协同提升农业机械排灌用泵、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塑料成型模具等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能级,推进11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8个省级“新星”产业群建设,力争增速高于同赛道省均,“415X”新质生产力项目入围数居全省前列,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办好“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暨首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大会”。加快出台《台州市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市县联动“一业一策”推进“5+N”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二)项目攻坚提效增速。聚焦“5+5+6”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千企千项千亿”技术改造行动,滚动更新亿元上项目库,推动杭钢、水晶光电、上海电气、汇科新能源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力争实施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0个以上。持续滚动完善重点技改项目库,加速新开工技改项目滚动入库。充分挖掘本地优质企业潜力,持续推进“亩效得地”,推动土地向优质企业倾斜,推动本地优质企业留驻本地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红黄灯”机制,实行动态管理、重点督查、滞后通报,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三)“两新”融合提质强基。加快打造创新平台,推进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建设,重点在数控机床、新材料、合成生物等领域开展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争创省级中试平台1家。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21515”计划,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15家、省级以上首台(套)20个。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全年新立项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500项,开发400项,新增“浙江制造精品”20个以上,新认定省级以上首台(套)20个。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分层级梯度培育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支持龙头企业建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支持台州学院模具与塑料产业学院再创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
(四)实数融合提速推进。深化数字经济倍增行动,加快培育光电显示、智能汽车电子、动力(储能)电池、智能光伏等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数字核心产业,积极引育泛半导体、智能机器人、低空制造等新兴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全速推进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可复制模板,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2.0以上全覆盖,确保新增未来工厂2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家以上。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支持路桥区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试点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机制改革试点,深入实施“智能控制+”行动,着力培育打造一批智能消费品工业“三品”及特色智能装备。深化千兆城市建设,加快5G网络高质量布局,新建5G基站数量2000个、5G全连接工厂5家,争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设计与制造融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融合试点为申报方向,以塑料日用品行业智能设计为重点应用场景,积极争取省级服务型制造试点县建设,争创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
(五)助企惠企提标优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做好企业服务,持续擦亮“万名干部助万企”“小微你好”等服务品牌,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确保企业诉求高效实效销号。推广服务小微企业的经验做法和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典型案例,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台州“政策树”惠企平台,健全涉企政策线上集中发布机制,推动惠企政策智配、直达、快享。深化减负降本,持续开展“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推动企业报表“最多报一次”改革,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力争全年减负13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