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完成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问题(编号三十四)整改,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8月31日-9月13日,共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来电如实反映。受理电话88511938。
反馈问题:台州市“低散乱”企业多,临海市有眼镜企业800余家,多数为家庭作坊式企业;天台县洪畴镇橡胶企业众多,绝大部分环保手续不全,中央环保督察后处于停产状态,但生产设备未完全拆除到位;椒江区有“低散乱”企业500余家。
问题一、台州市“低散乱”企业多
整改目标:按照国家16部委《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积极化解严重过剩产能,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整改完成情况:一是进一步加强谋划落实。明确县(市、区)政府对本区域“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提升工作负总责。二是依法依规实施整治提升。严格按照国家16部委《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要求,市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有关部门依职能积极配合推进“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提升相关工作。三是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治危拆违、安全生产百日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深入推进“低散乱”整治提升。2018年全市共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3000余家;2019年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1500余家;2020年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1200余家。从2021年开始,省经信厅牵头部署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全市当年共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482家;2022年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1490家。
问题二、临海市有眼镜企业800余家,多数为家庭作坊式企业
整改目标:基本解决眼镜行业规模小、工艺差、档次低、污染重、隐患多等问题,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整改完成情况:1.全面部署,深化整治。在开展《临海市眼镜行业专项整治(2015-2017)三年计划》《杜桥镇眼镜行业专项整治(2017-2018)行动》的整治基础上,再编制并发布了《临海市眼镜行业深化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全面开启新一轮深化整治行动,多次召开部部署推进会,统一开展了两轮眼镜行业整治工作。第一轮眼镜行业整治工作的重点是整治无证无照、“三废”未达标排放、“三合一”等存在严重环保、安全隐患的小微企业。第二轮眼镜行业整治工作的重点是关停淘汰低小散污企业,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加快小微眼镜企业创业园和眼镜城建设,不断引导眼镜企业向园区集聚。2.深入排查,严格执法。多次开展联合执法,共关停410家民宅作坊式眼镜企业,拆除染色、喷漆等污染工序142家;共推进眼镜行业智慧环保监管试点20家;推进杜桥眼镜小微创业创新园建设,已有100多家企业购买。截至目前,杜桥眼镜企业已完成整治提升685家,集聚搬迁51家,完成环保审批310家,现状评估51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3.培育扶持,做大做强。在眼镜行业整治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产品立业、质量兴业,加快推进杜桥眼镜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家级眼镜(太阳镜)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一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鼓励眼镜企业“个转企”、“规下转规上”、股改,着力培育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同时,加快建设杜桥眼镜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立了杜桥电商协会,为本地企业提供网上交易平台。另一方面,建成杜桥国际眼镜城。以浙江国际眼镜城为核心,以眼镜时尚文化旅游长廊为纽带,以眼镜品牌智造区、创意设计孵化区、综合生活配套区为支撑,构筑“一核一廊三区”的总体布局框架。
问题三、天台县洪畴镇橡胶企业众多,绝大部分环保手续不全,中央环保督察后处于停产状态,但生产设备未完全拆除到位。
整改目标:严把环境准入关,深化污染整治,加快推进“低散乱”企业整治提升,持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推动橡胶行业转型升级。
整改完成情况:1.洪畴镇已启动镇前区块退二进三项目前期工作,该区域的9家橡塑企业中,8家橡塑企业已经搬离,浙江万泰恒橡塑有限公司现已转产为纺织行业,环保手续齐全。2.根据环科院制定的“一企一策”整改建议,镇区内无环保手续或环保设备的企业均已停产或搬离,环保手续不全的企业已补齐环保手续。3.小微创业园已建成,各类手续齐全,并以高标准、严要求引进县内外优秀橡胶企业。95亩综合产业园已完成招拍挂,内设炼胶中心,将整体提升洪畴橡胶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问题四、椒江区有“低散乱”企业500余家。
整改目标:在已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400余家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企业整治提升,力争完成整治提升500余家。
整改完成情况:已完成“低散乱”企业(作坊)582家,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阶段性整治任务已完成。将持续推进“低散乱”企业整治提升,并加大小微园区建设力度,引导企业入园,集聚发展。